close

設計美學 第三次作業

現代與後現代設計美學法則及台灣本土作品的運用與練習

一、現代主義建築

 國立包浩斯學校

       通常簡稱包浩斯(Bauhaus),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

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單是指學校,而是其倡導的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而除了建築領域之外,包浩斯在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領域上的發展都具有顯著的影響

操作對象 :

一、型的感受:

簡單的立方體外觀,利用鋼筋與混凝土結構建成,每個房間都有明確不可取代的功能,室內燈光由那基設計,家具皆為馬歇爾·布魯耶(Marcel Breuer)的作品,具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的組成與荷蘭風格派運動的特色,有著「冷,極簡,機械」的意象。

二、質感:

大片玻璃立面和曲折的校舍增加採光面積,各種構造的靈活運用,各立面皆有獨自造形特色的律動感,校舍簡潔卻又整合多功能,表現了嶄新的建築空間觀念

三、量感:

三個自由向外伸出的旁翼,橫越於街道之上的兩層橋狀建築體,以及在工廠房牆面上的玻璃帷幕牆等等,都起著展示現代建築新風格的作用。

 

操作規則 :

 

1.統一:

三個自由向外伸出的旁翼,不論造型外觀都是重複性高,的形體卻在統一中求變化使三個量體往外延伸

 

2.平衡:

看似沒有對稱的建築卻在視覺上造成了平衡也是建築一大特色

 

3.韻律:

不論是玻璃的間隔或是柱子的間隔都是等距我呈現出來的美感。呈現包豪斯不朽的建築美感

 

二、後現代主義建築

        粗略的劃分,4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主義建築、國際主義風格壟斷的時期,70年代到現在為止是後現代主義時期。

        60年代末期,經歷了30年的國際主義壟斷建築,產品和平面設計的時期,世界建築日趨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漸消退,建築和城市面貌日漸呆板,單調,加上勒·柯布西耶的粗野主義,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築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國際主義建築取代。建築界出現了一批青年建築家試圖改變國際主義面貌,引發了建築界的大革命。

 

跳舞的房子

跳舞的房子是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大樓的綽號,位於捷克共和國布拉格鬧區。

由加拿大知名前衛建築師法蘭克·蓋瑞,與生於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籍捷克建築師弗拉多·米盧尼克,於一個空的商宅河濱基地一同合作所設計的。此地原先的建築物毀於二次大戰轟炸布拉格,被美軍誤認為德國德勒斯登。跳舞的房子於1992年設計,並於1996年完建。

 

建築師:法蘭克·蓋瑞

建造年分:1994-1996

建築類型:商業辦公大樓

地點:捷克共和國,布拉格

 

操作對象 :

一、空間感:

        在玻璃帷幕牆體和混凝土牆體上採用「曲面」的方式做為立面的表現方式,而與自然光線共同加強了空間感以及律動感。  

二、敘事感 :

       “跳舞的房子”的靈感來自於羅傑斯和弗雷德·阿斯泰爾,他們是著名的舞蹈家和舞台劇演員,藉由建築描述他們當時所演出的歌舞劇和電影為最佳的螢幕情侶。  

三、超現實感:

        由混凝土和玻璃組成不規則的曲線建築物,不同質感的牆體有著衝突及誇張扭曲的美感。街角的玻璃帷幕曲線塔就像一個被扭曲的可口可樂瓶。

四、科技感:

        建築延伸面積超過5400平方米,已建成的鋼鐵,玻璃和混凝土的圓頂是由金屬管和不銹鋼網絲覆蓋。大量的金屬玻璃材質帶出科技的味道。    

 

操作規則 :

1.調性 :

        跳舞的房子可以分為兩個區塊。第一個是塔玻璃接近一半高度,並得到彎曲的支柱,所述第二運行平行的河流,按照波浪運動的模製品,其特徵在於,分佈透過窗戶,規律性的曲面變化。 建築的立面主要使用兩種不同的材料混凝土與玻璃來做調性的對比結合。分別對應兩條街道。

2.用典、比喻與諷喻 :

       房子造型充滿曲線韻律,蜿延扭轉的雙塔就像是兩個人相擁而舞,因此被稱為“跳舞的房子”左邊是玻璃帷幔外觀的“女舞者”,上窄下寬像舞裙的樣子,右邊圓柱狀的則是“男舞者”,所以又有人以著名的雙人舞者金姬·羅傑斯及弗雷德·阿斯泰爾將大樓命名為“金姬和弗雷德”,兩棟建築物就像兩個舞者在跳舞的樣子

3.裝飾 :

       跳舞的房子牆面是由玻璃和混凝土製作而成,由每一個不同的形狀和尺寸形狀相互對應。在建築物的頂部有一個金屬的物件,他有一個叫綽號美杜莎,因為長得就像美杜莎的頭,是一個很大的扭曲結構。

 

三、台灣本土作品

高雄圖書總館

 

KAOHSIUNG書與樹的閱讀環境圖

巨型支撐柱     巨型支撐柱

     高雄圖書總館在2010年採取競圖方式選出建築師的設計案,2011年第二階段評選後,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搭配技術顧問合作團隊日本竹中工務店,建築手法非常特殊,採用懸吊式的鋼棒、是輕量化的設計、並採玻璃帷幕、因此也是全世界穿透性最高的圖書館。

 

操作對象 :

一、型的感受:

       以書本的意象四方體推疊如一本本書的疊砌,象徵著文化、知識的累積;整體建築物將底部懸挑營造出輕量化的感覺。

 

二、質感:

 

        不以混凝土或厚重材料砌築牆,而是以視覺穿透性高且功能上具與對外空氣阻隔效果的玻璃帷幕作為整體建築物的包覆,具視覺穿透的玻璃從視覺角度上讓人感到輕盈且優雅,達到整體建築物輕量化的效果。

 

三、量感:

        整體建築物以四個角落的大型支撐柱作為結構點,將整棟建築物懸吊至半空中為製造出地面層穿透性,四個角落以箱型柱、圓管柱、挫屈束制斜撐(又稱韌性斜撐構材BRB)等構件組成巨型支撐柱,配合八樓桁架構成三維度立體巨型構架,形成此建築物主要結構系統。

 

操作規則 :

 1.統一:

以四方型平面向上發展讓內部空間足以運用且發揮最大效果,因此整體建築物外觀呈現出統一性。

 

2.平衡:

四個巨型柱將四方形量體支撐且懸吊達到平衡的效果。

 

3.韻律:

每層樓皆有陽台能走到戶外,加上四方形的平面層層堆疊從外觀看來具有規律性的韻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蕊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